課程查詢

字型設定:
課程編號:B07W
課程期別:114年度第2期
課程日期:2025-09-03
課程分類 課程名稱 上課時間 授課學校 開課狀況
學術-自然科學類 捷運逍遙遊-臺北湖考察趣 星期三 09:00-12:00 士林社區大學 招生中
授課講師 林明志(林伊克)等
課程費用 3,000
其他費用 校外教學之影印、交通、餐食等相關費用,學員請自理,採實支實付、當天結清,活動當天由班級幹部擔任財務公開收支結帳。(每次單日校外教學預估費用約300元)
授課地址 士林區承德路四段177號
理念目標
教學方式 講述法,討論法,問題解決教學,合作學習,實地考察,參訪,
師資介紹 林明志-筆名伊克,伊克堡講堂負責人,社大教師(國家公園之美與生態旅遊、流域地方學PPGIS等課程)。簡歷|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監事、台灣地方學研究發展學會理事。陳宣靜-社大教師(國家公園之美與生態旅遊、流域地方學PPGIS等課程)。與其他師資群。
選課要求 可搭捷運等大眾交通工具、散步走讀、步道觀察即可。
備  註 ※本表單公告如有錯誤,以士林社大辦公室現場公告說明為準,不便之處請多包涵。第1堂線上課(9:00~11:30,請備便line與gmail帳號)。8次校外一日見學(9:00-15:00),預計每2週1次
課程大網
週次 主題 內容
第一週 臺北學時光鑰匙—臺北湖(視訊/發佈行事曆/請備line與gmail帳號) 透過臺北學專題、探索臺北湖多樣面貌。認識動態地方學與微旅行,從永續地方學各面向,再現地方價值。
第二週 尋回後臺北湖綠手指—鴨母嶺(單日校外教學) 鴨母嶺,位於內湖。鴨母嶺綠手指,但遭開路截斷成孤島,亞熱帶季風雨林殘存萬壽仙樟於水泥臺北湖中。
第三週 尋回後臺北湖綠手指—鴨母嶺(單日校外教學) 同上
第四週 後臺北大湖殘沼—社後古陂群(單日校外教學) 社後古陂群,位於汐止。社後古陂經填塞為陂塘群,原為基隆河右岸曲流沖積沼澤帶,刻正面臨捷運開發。
第五週 後臺北大湖殘沼—社後古陂群(單日校外教學) 同上
第六週 臺北大湖半島—烘爐地(單日校外教學) 烘爐地,又稱南勢角山,位於中和。早期臺北湖,淹至周邊淺山,南勢角山麓,可能形成探入湖中之半島。
第七週 臺北大湖半島—烘爐地(單日校外教學) 同上
第八週 臺北大湖肇因—山腳斷層在水碓(單日校外教學) 1694年,一場大地震,原住民驚恐遷走,地表陷落形成大湖。山腳斷層,是否為康熙臺北湖成因?有待考證。
第九週 公民週 當週原有課程停課乙次,改上公民講座
第十週 臺北大湖肇因—山腳斷層在水碓(單日校外教學) 1694年,一場大地震,原住民驚恐遷走,地表陷落形成大湖。山腳斷層,是否為康熙臺北湖成因?有待考證。
第十一週 後臺北大湖河港—港仔嘴(單日校外教學) 港仔嘴,位於板橋。新店溪左岸,有港仔溝注入形成小河港,崁頂曾經黃枝花田處處,原為武?灣社聚居地。
第十二週 後臺北大湖河港—港仔嘴(單日校外教學) 同上
第十三週 暖化臺北湖之減緩—藍碳之寶挖仔尾(單日校外教學) 挖仔尾,位於八里。挖仔尾紅樹林,全國水筆仔純林分布北界,為淡水河口僅存兩處國家自然保留區之一。
第十四週 暖化臺北湖之減緩—藍碳之寶挖仔尾(單日校外教學) 同上
第十五週 淨化臺北湖藍手指—鴨母港溝(單日校外教學) 鴨母港溝,位於蘆洲。鴨母港溝,名列新北四大黑龍江,近年積極截流污水、淨化水質,再現鷺洲生命力。
第十六週 淨化臺北湖藍手指—鴨母港溝(單日校外教學) 同上
第十七週 後臺北大湖殘沼—虎形陂(單日校外教學) 虎形陂,位於大直。即虎頭陂,今四海潭,南有七海潭,組成虎形山腳之陂塘群,曾是平埔族先民聚居地。
第十八週 後臺北大湖殘沼—虎形陂(單日校外教學) 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