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查詢
課程編號:B01
課程期別:114年度第2期
課程日期:2025-09-03
| 課程分類 | 課程名稱 | 上課時間 | 授課學校 | 開課狀況 |
|---|---|---|---|---|
| 學術-自然科學類 | 天文觀測-星空之美 | 星期三 19:00-22:00 | 士林社區大學 | 招生中 |
| 授課講師 | 洪景川 |
|---|---|
| 課程費用 | 3,000 |
| 其他費用 | 課程如有安排校外教學,相關保險、車資、餐飲等需自理。冷氣費200元 |
| 授課地址 | 士林區承德路四段177號 |
| 理念目標 | |
| 教學方式 | 講述法,討論法,實際演練,實地考察,參訪,媒體融入教學, |
| 師資介紹 | 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研究助理退休、曾任國立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高等天文觀測助教。本課程獲選臺北市社區大學94年度優良課程以及95年度全國社區大學自然類優良課程。 |
| 選課要求 | 凡對仰觀星斗、賞星攬月有濃厚興趣者。 |
| 備 註 | ※本表單公告如有錯誤,以士林社大辦公室現場公告說明為準,不便之處請多包涵。校外教學另作調整。FB粉絲專頁[社大天文]與[星空浩瀚] |
| 週次 | 主題 | 內容 |
|---|---|---|
| 第一週 | 天文觀測之基本知識 | 天球、星座、星等;星表、星盤、星圖與天文年鑑;2025年秋冬重大天象。 |
| 第二週 | 認識秋季星座 | 仙后座與北極星;秋季北方王族星座與南方水族星座、秋季四邊形三角和飛馬座 |
| 第三週 | 天文用雙筒望遠鏡指南 | 雙筒望遠鏡型式與比較;選擇要點與保養方法。 |
| 第四週 | 戶外教學I | 實際辨識夏秋季星座,尋找易見的星雲星團與星系。(校外教學依當期課程進度另作調整)。 |
| 第五週 | 行星、日、月之觀察 | 內外側行星運動與觀測、太陽黑子;月相盈虧;日月食與月掩星、行星的觀察與攝影。 |
| 第六週 | 望遠鏡使用與保養、配件與升級 | 天文望遠鏡的型式、架台原理;零組附件功能、選擇與保養。 |
| 第七週 | 戶外教學II-認識秋季星座與天體 | 實際辨識秋季星座;日、月、行星與秋季星座星雲星團與星系觀察實習,尋找炫麗的星雲,星團與星系。(校外教學依當期課程進度另作調整) |
| 第八週 | 古今中外天文面面觀 | 中、西方天文學及星座系統的差異與比較,並探討全球各地古文明中的天文學遺跡。 |
| 第九週 | 現代公民素養週 | <當週原有課程停課乙次,需選讀至少一門公民素養課程> |
| 第十週 | 天文攝影入門 | 觀星攝影入門知識、相機鏡頭與擴大攝影。 |
| 第十一週 | 天文攝影應用與進階 | 觀星攝影進階知識、追蹤導星攝影知識。 |
| 第十二週 | 戶外教學III-認識冬季星座與天體 | 天文攝影實習:星跡、星座日、月面與行星之拍攝;實際辨識冬季星座,尋找炫麗的星雲與星團。(校外教學依當期課程進度另作調整) |
| 第十三週 | 星雲、星團與星系 | 星雲、星團與星系之分類;梅西爾與NGC等各類天體表;星雲、星團與星系之觀測和攝影方法。 |
| 第十四週 | 彗星與流星 | 彗星的形成與種類;流星雨、流星群之成因;流星與彗星之觀測和攝影方法。 |
| 第十五週 | 電子暗房與DSLR觀測 | e世代觀測、DSLR偵測記錄法、影像處理與分析;電腦在天文上的應用、網路上的天文資源。 |
| 第十六週 | 戶外教學IV-台灣天文發展之現況 | 參訪國內天文館或知名天文台。(校外教學依當期課程進度另作調整) |
| 第十七週 | 廿一世紀天文之最前沿 | 1.學習成果發表、分享與檢討。_x000D_2.業餘天文觀測之重要與貢獻、尋找天體之挑戰。 |
| 第十八週 | 期末結業典禮暨教學成果展 | 期末結業典禮暨教學成果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