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查詢

字型設定:
課程編號:142316
課程期別:114年度第2期
課程日期:2025-09-02
課程分類 課程名稱 上課時間 授課學校 開課狀況
0 識鳥二三四 星期二 09:00-12:00 北投社區大學 招生中
授課講師 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
課程費用 學分費3000元,新生製證費100元,報名費200元,學員團體意外保險費:春、秋季班200元、寒暑期班100元
其他費用 本班室外課約占課程的1/2,故費用收取會分成二部分:一日行的課程全班必須參與並繳費;遠程多日的行程費用即採參與者付費原則。導師安排行程,台北鳥會專員負責洽訂住宿、餐飲、交通、保險等事務。再由參加學員共同分攤所有費用。 每位學員繳交班費3000元,分攤一日行的共乘車資或補助遊覽車車資及保險費用,以利課程活動順利進行。
授課地址 臺北市北投區中山路5-12號
理念目標 1、知識:落實生態保育知識傳授,共同建立生物和城市融合的台北生態城。推廣環境教育,經營管理城市自然棲地、建立全國鳥類鳥種資料庫,並不斷累積台灣瀕危鳥類研究資料。 2、技能:不定期舉辦各類講座、鳥類解說、志工培訓、規劃營隊、社區推廣等,期許更多的志工加入,共同推廣環境教育工作。尤以一年一度的國際賞鳥博覽會,更擴大範圍與各國對於鳥類保護、環境維護等議題交流。 3、態度:長期調查各地鳥類與生態資源,成立野鳥救傷中心、照護野生的傷、病、雛鳥,累積各種鳥類傷病資料庫,作為人鳥和諧目標的指引,亦使愛護鳥類成為公民科學家的任務。。 4、行動:實際經營環教場域有:台北市政府委託經營之關渡自然公園及芝山文化生態綠園,林務局委託經營之鰲鼓溼地森林園區。
教學方式 室內課程:簡報、影片、圖像教學, 室外課:全國各地可賞鳥之處。
師資介紹 本會以促進國民保護野生鳥類及其棲生環境,並倡導有關野生鳥類之「欣賞、研究與保育」工作;期許培養國民高雅知性情操與保護自然環境觀念,共同維護野鳥族群的繁衍及自然環境的保育為宗旨。展望未來,我們期待能將生態保育理念推廣至每個人,進而建立生物和都市融合的「台北生態城」。
選課要求
備  註 ※本表單僅供參考,正確資訊以北投公告為準,如有不便請多包涵
課程大網
週次 主題 內容
第一週 相見歡 新舊同學互相介紹,秋季班課程介紹及說明。
第二週 室內課:島嶼型鳥類-台灣鳥類的起源 日本動物學者黑田長禮是東亞地區鳥類分類的權威,1916年來台停留期間,鑑定了台南和台北兩處博物館收藏的鳥類標本,發表了《臺灣島?鳥界》,並以鳥類分佈論證蘭嶼與菲律賓為相同的南島生物地理區。而台灣本島的鳥類起源的複雜性將在本堂課裡一一剖析。
第三週 戶外課- 依當時的天氣和鳥類生境評估,於開學日當天在公佈賞鳥地點。
第四週 戶外課 依當時的天氣和鳥類生境評估,於開學日當天在公佈賞鳥地點。
第五週 室內課:候鳥遷徙並非遠方的風花雪月 揭示候鳥遷徙的重重困難,包含濕地的重要性、光害影響及昆蟲趨光性的科學解釋,破除人類長久以來的誤解。我們也將探討環境變遷下,如何預測鳥類的適應力,並學習如何透過實際行動來保護這些迷人的旅行者。
第六週 戶外課-墾丁賞鷹、南仁山保護區 三日活動,前往台灣最南邊的墾丁國家公園,觀察一年一度的猛禽大遷徙。並申請進入南仁山生態保護區,觀察全台唯一的低海拔原始林。
第七週 與第六週合併課程
第八週 室內課:"鳥人"應該知道的鳥問題 鳥類的行為、聲音、遷移與繁殖、鳥類內部的結構與感官、鳥類的羽毛與飛行原理、鳥類的餵食與保護、觀鳥技術與裝備等主題,解答一些趣味性、代表性的問題,為熱愛鳥類的”鳥人”們一一解答。
第九週 北投公民週 學員自由參加北投公民週活動
第十週 戶外課:溪頭自然教育園區 溪頭是一處三面環山的凹谷地型,主要範圍在海拔800-2000公尺之間,無論在生態環境、地理地質特色、生物多樣性,均可提升學員對環境的新認識。
第十一週 室內課:鳥類學史-從神話到博物學(上) 人類關注鳥的歷史可以追溯至史前時代,除了作為食物資源,鳥類也是人類祭祀占卜、宗教寓言,以及藝術創作的重要參與者。不過大約從兩千年前開始,人類不再滿足於僅僅「利用鳥類」,而想要更深入地研究、了解牠們。這段演變如何發生?以前的博物學如何理解鳥類?透過一張張早期的有趣插圖,我們能一窺這段光怪陸離的歷史。
第十二週 室內課:鳥類學史-從神話到博物學(下) 鳥類學 (Ornithology) 最早出現於十六世紀,但直到十九世紀,鳥類學才逐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這段專業化的歷程,除了歸功於幾位早期鳥類學家的努力,當時社會氛圍的轉變、科技發展和博物館轉型也是重要的因素。
第十三週 戶外課:森林般的公園探訪 前往桃園八德大湳森林公園、八德埤潭自然生態公園
第十四週 與第十週合併課程
第十五週 戶外課 依當時的天氣和鳥類生境評估,於開學日當天在公佈賞鳥地點。
第十六週 室內課:望遠鏡中的鳥與人 《叢中鳥:觀鳥的社會史》這本書雖然聚焦於英國的賞鳥歷史,但從中我們也能看見「賞鳥」的多樣性與複雜性,它往往不僅是一項個人興趣,也是涉及科技、設為階級、政治、保育,乃至性別的一場運動。
第十七週 戶外課: 依當時的天氣和鳥類生境評估,於開學日當天在公佈賞鳥地點。
第十八週 成果展準備週 回顧、複習與分享本學期結業成果展練習